回到主页

三区计划丘北社工站工作简报(第一期)

从无到有 探索的不易和收获

——2016年三区社工人才计划工作纪实(5月-7月10日)

返乡的缘起

2000年离开家乡在外求学,2007年从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学士毕业,开始从事社工领域公益服务,2013年从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不经意遥望远方和讲起曾经的乡音。成为做了近10年公益的丘北人,一直怀着对家乡的牵挂和承诺,却不知如何开始,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怀着对故乡的爱,却找不到回乡贡献的路径。终于在我所工作的单位(云南连心)的支持下申请到由民政部部署、省民政厅组织的“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为想要返乡的社工年轻人带来助力和推力,这也切合云南连心一直以来来积累的农村及少数民族工作思路:支持当地社工返乡长期扎根家乡推动乡村服务和发展。乡村大量的需求需要被看见,也急需有人行动起来,三区社工人才计划项目重在发动当地人力量,当地人能解决当地人的问题,外力只是协助和推动。

broken image

一、服务开展地区的情况

    秧补整体概况

秧补位于丘北、泸西、师宗三县交界,位于官寨乡北部,秧补村民委有26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1258户,6019人,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其中彝族人口1679人占总人口的28.1%,苗族人口241人占总人口的4%。耕地面积7091亩,分为山区和半山区,最高海拔2045米,最低海拔831米,平均海拔1200米。

进入村民委的村级棠石路2016年6月才通车,需要绕过好几个山坡,翻过山坡通过垭口,秧补村在进入视线。秧补村就坐落大山顶上的平台上,四周面山峦叠起,层层云海,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土地稀少,石头槽里种庄稼,也许是应验了一斤石头二量油的古话,秧补村种什么都是疯长,石头槽里生长的万物滋养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当然大量的劳动者劳力和汗水的付出作为交换的代价,很多村民也开始外出打工,很多自然村留守(老人、孩子、妇女)已不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结果。由于道路不通,就学不方便,收入低等原因,出现很多村民举家外迁(如发智坡30多户仅剩4户),村里有个大事小务都要附近村子相互帮忙。出现空心村、老人独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乡村面临大量的服务需求。

broken image

结合云南连心、文山社工、村庄需求及环境等因素,在文山州民政局,丘北先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最终选定丘北县官寨乡秧补村作为丘北社工站的核心服务点,逐渐辐射丘北县其他村庄。

broken image

学校教育状况

原有三所完全小学,教师29人,在校学生658人。由于集中办学政策,2016年上半年三所学校合并(教师24人,学生520人,所有行政村的孩子都到这所学校就读,包括学前班的),集中在距离秧补村1公里的地方办学,学校周围层叠层叠云雾缭绕。集中办学要求学前班至六年级全部住校,20%的孩子不得不承受6岁前留守,6岁后留校处境,家庭生活教育、劳动教育长期缺位,导致目前的教育脱离乡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老师不得不扮演照顾孩子们吃、穿、住、学的家长老师:孩子半夜起来哭,要找妈妈,孩子尿床、踢被子、生病;白天不愿意待在学校跑到门口哭着等父母。集体住宿,接送给家庭造成更大的负担,也造成孩子心理的负担,减少了家庭的纽带时间。更给学校管理带来更大的压,为了安全问题,只能战战兢兢的工作,照顾压力、安全压力、教学压力多重压力下的教师身心疲惫。

broken image

(走着吃饭,看着工地上的大玩具:挖掘机 )

broken image

(云雾中的学校,社工在宣传将在社区开展及针对儿童的服务)

二、工作思路

通过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活动室)为立足村庄和联结村庄的纽带窗口,为村庄儿童提供照顾与陪伴成长的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情况与需求,精准掌握村庄三留守人员的需求,建立村庄困难群众的家庭档案。透过儿童、老人支持服务带动村庄的积极力量关注参与支持村庄有需要被照顾的群体,形成在地社工+村庄骨干+三留守服务自助互助的支持体系。

三、工作推进步骤

1.选点及访点调研

走访村委会:通过前期走访及调研,与当地村委会建立关系,协调确定在秧补村的社工站活动及办公场地,进一步了解到村委会的工作重点及村庄资源,就设立社工站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达成初步的共识和协调机制,为联动社区力量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建立三社联动的雏形。目前9个编制服务6000余人,每天完成各个政府部门下派的行政任务和各种表格。近期精准扶贫就有4个部门,经常下乡,要陪同,要补资料。建档立卡就是让户主站在房子前拍照,有些农户被要求10余次。感觉配合很多,仅止于收集资料。问到底精准扶贫要怎么弄,相关部门回应不清楚政策安排的细节,大家都在一个一起摸索和探索的时期。

broken image

走访学校:依托村委会引见和协调,得以顺利进入学校,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与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进行沟通,为后期与学校合作进行驻校社工留守儿童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也获得学校在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持。(详见学校教育部分)

走访老年协会:通过走访老年协会,了解到老年活动中心日常有20人左右,有的看电视,有的打扑克,老年中心设有图书室和乒乓球,由一个老人负责开门,有基本的管理,无人组织老年人活动。在村庄走访过程中与老年协会会长莫大爹结识,莫大爹藏书丰富,对阴阳五行八卦、中医易经有很深的研究。莫大爹在村庄老人服务上一直积极动,对文化改变村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有积极主动协调村委会支持。莫大爹的思考正好与社工站老人服务的思路不谋而合。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村庄老年人的力量,我们相信搭建好平台,村庄力量会自动发生。

broken image

2.召开项目督导会议

在前期走访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根据村庄现状及需求,召开督导会议,并联动五华益心(益心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昆明市五华区团委支持举办的社工机构,是云南最早一批专业从事儿童服务的本土公益机构。)、秧补民委进行服务计划的制定,就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推进步骤,人员招聘及组件等方面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主要包括前期物资的筹集、人力的配置、资金的预算、村庄关系的建立,中期的管理与活动的开展等。

3.善款筹集,物资募集及购买

三区计划丘北社工站筹建所需物资较多、经费投入较大,在项目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向社会各界人士募集资金及物资。五华益心为丘北社工站提供捐赠:包括旧图书1批,旧玩具1批,旧文件柜1个,CD机1台学习,体育用品1批;云南连心实习生——云南大学社工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在毕业季募集到床上用品4套及其他物资若干。截止2016年7月4日,33人参与捐款,募集善款总额2015.9元,他们包括政府官员、全国各地的全职公益人、大学社工老师、关注乡村发展的人、以及各界爱心人士。有关丘北社工站建立的消息被志愿者和网友放到网络,初步统计通过网络关注此事的人数超过2万人。

broken image

4.实习生和志愿者招募

通过大学老师推荐、宣传与招募,吸引社工专业学生6人申请实习,社会志愿者5人,文艺特长志愿者6人,将文山、丘北很多的爱心人士联结起来,关注支持项目的开展。目前确定3名社工专业学生(其中2人为本地学生,我们在筛选的时候优先本地人),4名特长志愿者将来到秧补村开展针对儿童的暑期和针对村庄的公益服务。三名社工实习生已陆续到位,参与到社工站活动中心的筹建工作,7月20日4名文艺特长志愿者将到位。

5.社工从筹建成型

6月底,在备齐大部分物资后,4名工作人员与1名实习生从昆明开车将物资拉至丘北县官寨乡秧补村,历时8小时,开始正式进驻本村开展社工服务。我们一到社工站大本营(原秧补科技活动室)便开始打扫卫生,组装书架、高低床。物资募集,善款募集,再到物资采买…到落地服务点,物资搬运、组装、收纳;场地打扫/布置,修门锁,固窗户…招募实习生志愿者,招募学生,设计暑期课程!每一个环节蕴含无数人协作和努力积淀,看到三位男士各自就位迎难而上从不推诿,深深被感动,在这样的团队中再苦都觉得很幸福!

下图为:社工进驻秧补村前的活动科技室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进驻秧补村后:开始搬运物资……办公困难方面获得秧补村委会协调物资、秧补小学捐赠物资、丘北公益人拉运物资、文山公益人捐赠物资的大力支持。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敬,亲力亲为付出行动,为丘北社工站添砖加瓦。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万事开头难,像一个家庭的建立,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水电气网络,拖把扫把撮箕垃圾桶,桌椅板凳床上用品,在一个陌生的村落,缺一样就会很难往前行动。缺各种都可以克服,但是最初没有办公桌也没有书桌,没有玩具柜,没网络,没有防盗窗,没自来水,没交通工具。初期只能在简陋甚至艰苦的办公环境下,开始接待孩子们。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幸运的是孩子们并没有嫌弃我们,10天时间,每天都有孩子们来到只有哥哥姐姐、图书、玩具、体育器材社工站,看书、打球、聊天……打扫卫生、一起点滴努力都会有收获的感动。当然除了孩子,社工站的人气越来越旺,老人、妇女、孩子,越绝越多,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00人次。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整理图书的孩子们)

broken image

(主动打扫卫生的孩子们)

710日,社工站终于成型:

办公室:秧补小学捐赠的四张课桌终于让社工站有了办公的桌子,很不错!

broken image

玩具室:秧补小学捐赠四张古老的木课桌,成了我们的玩具陈列室,终于可以看见玩具了。

broken image

图书室:孩子们个个都是组装小能手,个个都图书管理员。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暑期活动招募完成40人,将在7个志愿者都到齐的时候开始支教,并设置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学习班。在集体活动中开始引导孩子礼貌用语,形成互相帮助的意识。

broken image

6.社区走访

A.完成村委会、学校、老年协会走访和合作洽谈,与秧补村一组过6.6,通过村小组6.6村民小组群众会议,以村委会为主,面对面向群众介绍社工站来由和目的。更深入让村民了解和认识社工站及社工将要在社区开展的服务工作。

B.走访商铺,秧补村是一个商货齐全的村庄,吸引来自周边的居民的大部分消费。通过生活在村庄成员的身份,消费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与商铺、饭店、摊贩,让村庄更进一步认识社工站及社工的存在,并逐步介绍我们的服务工作。

C.走访困境家庭。半小时后泥泞路途来到大山深处有25户人家的村里,进屋看到四肢肌肉严重萎缩,面带微笑,声音洪亮的壮年男子躺在沙发上,眼眶时不时红润的年轻女子替丈夫按摩。3个年幼(2.4.6)的孩子吵闹着在门口采摘未成熟的葡萄,年老的爷爷奶奶坐在旁边,智力有障碍的爷爷时不时说句话,半边残疾的奶奶笑吟吟的说只是手脚没力气,做饭到可以的。约24岁的女子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要照顾二老,还要照顾全身瘫痪的丈夫(帮留守老人种玉米时被牛拖行撞到石头颈椎骨折,神经严重受伤,导致脖子以下全身瘫痪),丈夫2年前手术后肌肉严重萎缩,现在手可以稍微移动,右脚可以弯曲。虽遭遇重大灾难,但他们丝毫没有抱怨和指责,一家人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各自做自己的努力(丈夫一出院不断告诉妻子,以后自己就是废人了,你就改嫁吧,2年过去妻子依旧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快垮的家园)。

目前正在积极为这个家庭联络康复医疗资源,募集善款支持孩子教育和生活费用等。已有不少人开始关注这个家庭,愿意推荐医院、医生等医疗资源,愿意一对一资助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费用等。

D.与村民积极互动,目前与社工站周边村民已经建立较好关系,通过电影、体育器材等吸引了超过50人次成人积极参与,社工站人气越来越旺,有家长表示很喜欢广场舞,可以一起想办法把广场舞带动起来,以支持到村庄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村庄氛围。

四、后记

1.关于社工们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和努力,社工站终于成型,看到每一部分功能室样子,内心有很多的欢心,感谢这一过程里无数人付出的努力。年轻的三个社工实习生,每天顶着大太阳,闻着死猪的臭味,汗流浃背却没有洗澡条件;从最基本的打扫卫生、安装高低床、做饭洗碗、到搬运物资,一颗螺丝钉到一份策划书一份宣传,什么都要去处理。还要面对孩子和家长各种重复的询问和质疑(你们来干什么?怎么不收钱?会不是是骗人的?你们怎么活?)。晚上10点多还有老乡来串门,早上孩子们6点多就在门外吵闹。乡村工作似乎没有休息日,老百姓没有上班的概念,我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慢慢入乡随俗。

作为新鲜的事物,我们就像都进平静湖面的石头,引来无数的围观和好奇。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的种下爱的种子,期待慢慢发生改变。虽然有些苦,但总是会看到在社区联动不同力量去关注乡村发展的希望。

2.关于乡村干部和教师们

虽然只是短短12天密集的接触,但村庄这些能人的精神和行动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作为村干部,作为老师,等等,他们是村庄最基层连接国家的力量,解决村庄问题支撑,他们每天要完成上级要求的各种表册和任务,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纠纷和困难也是难题。

侧影1

带我们下乡家访的年轻彝族小伙,路遇老乡都会把车停下,让老人上车;和每一个迎面来的老乡打招呼;路遇马惊,就停下来等马安静,帮忙牵马走过车身!深深被这位乡村的干部感动。

侧影2

在居委会殷主任的引荐下,杨校长答应把旧桌椅捐赠给社工站,约好时间一起进入老学校,打开满是灰尘和老鼠屎的储物间,杨校长冲在最里面,把一张张他认为还可以用的桌子凳子递出来。挑选完可以用的桌椅搬到操场上,杨校长扛起一个柜子就往门外搬。一趟、两趟、三趟………中途从抽屉中翻出很多螺丝,校长在满是纸屑和老鼠屎的抽屉里检出螺丝,让我们收好以备桌椅坏了时用。离开时他赶紧的衣服已经沾满了灰尘。

侧影3

由于物资陆续到达丘北,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拜托殷主任帮忙拉回。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只是把电话和物资告诉殷主任,殷主任就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约爱心捐赠认识的时间,一个第一个地的跑,一点点自己抬上面包车,特别是桌椅,由于太重,没有人帮忙,只能一个个拖上车。知道天黑,物资拉回社工站,殷主任和我们一起把物资下时,已经满头大汗。难以想象一个人怎么把那些大件物品一件件放到车上。想起自己每一次搬家或者远足的时候,就害怕。

关于调解,具体细节真的很难用殷主任的原话表达,我们常用语言真的在调解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他们最懂老百姓,也懂得用什么方式才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也许未来可以做一个调解案例集,收录乡村干部为民办事的经验和智慧,这是乡村建设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他们长期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他们为百姓之事操心,为国家之事努力,在乡村的土地上和老百姓相互辉映,做大中华土地上脊梁中的脊梁,真正推动最基础最根本的发展核心。

参看信息:

①2013年《民政部关于做好首批边远贫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303/20130300429422.shtml

②云南省2016年“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启动仪式http://yunnan.mca.gov.cn/article/mzyw/201604/20160400937843.shtml

主题词:社工 工作 简报 

报:省民政厅人事(社会工作)处,文山州民政局,丘北县民政局,丘北县妇联,官寨乡政府,等。

  送:云南连心办公室,三区计划工作组,培训督导部,等。

  丘北社工站 2016710日编印

(共印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