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云南连心202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202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2020年度,在上级党委及业务主管单位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机构章程和业务范围,持续开展针对城乡社区民政对象尤其是困境儿童、妇女、老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专业服务工作;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要求,机构继续以“三社联动”为方法,协助各级民政部门及广大城乡社区探索有效治理的经验做法,协同脱贫攻坚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

一、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机构治理及业务工作得到持续发展。

连心机构党支部目前党员共8人,都是机构核心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按照中共云南省民政厅直属机关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工作要求,2020年度,机构在支部书记、主任兰树记带领下,以主题教育常态化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重点对党员在思想和学习等方面进行常态化教育工作。支部委员会带头学,带动支部全员学,不断提升党员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云岭先锋和学习强国的使用率大幅度得到提高。同时,经过针对上一年度存在问题整改,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及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规范;主题教育及党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激发党员社工在服务基层弱势群体方面的蓬勃动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年度内,机构顺利通过党建达标示范单位创建考核,获得达标创建单位荣誉称号。

同时,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在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按时召开年度理事会会议,如期完成上一年度审计和年检工作,年检结论为合格。机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能够做到严格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做账,按照项目周期接受第三方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及机构的各项信息披露。机构完成了新五年战略规划工作,明确了未来5年的机构发展目标和服务目标,机构内部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机构专职工作者15人,兼职工作者5人,年度内离职2人,员工稳定性较强,团队专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二、持续扎根云南城乡社区,专注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实务与研发

(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服务与治理工作实践与研发

机构在2020年,在云南省民政厅、怒江州及兰坪县民政局指导和支持下,依托在当地两个大型易地搬迁社区建立的3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持续开展针对搬迁困难家庭的专业服务与协助易地搬迁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社工服务站建立在易地搬迁社区,共配备专职社工7人,兼职社工及骨干6人。全年服务易地搬迁困难群众一万余人次,从专业社工层面有效助力了怒江州兰坪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地社工团队都是本地返乡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些是搬迁居民,他们熟悉当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在开展工作方面有独特优势。云南连心通过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培训、督导和资源链接等方面支持,不断提升他们专业服务能力素质,为当地培养了一支不走的社工人才队伍。在地社工团队通过开展易地搬迁“三留守”人群照顾及心理支持服务,挖掘培育社区骨干及社区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两委”进行深度联动,有效协同了易地搬迁社区治理机制的建设与创新。2020年全年,机构共争取到包括民政部“三区计划”项目、省级福彩公益金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云南省光彩事业基金会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广东省慈善总会兔峨乡留守儿童服务项目等共计近一百万元的资金投入,确保了当地社工助力社区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农村及少数民族社区服务与治理实践与研发

2020年,机构通过与上海联劝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等合作,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和少数民族乡村社区服务与治理工作的实践与研发。年度内,共计在云南红河州绿春县、普洱市墨江县、版纳州勐海县等地少数民族村寨,开展针对“三留守”人群及村寨妇女的创就业培训工作,协同民族村寨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如通过在村寨、学校及社区建立社区儿童中心为切入点,撬动社区骨干力量参与,培育和激活社区妇女小组、老年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区公益服务+协商议事+生计发展+文化传承保育+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系,协助回应少数民族村寨服务与治理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在墨江县地震灾区的牛库村,面对疫情影响和冲击,村寨留守儿童青少年没有专业老师做学习辅导,云南连心链接到上海联劝基金会10万元项目经费,为灾区儿童捐赠了30多台平板电脑,弥补了乡村儿童学习教育成长的不足;社工联动志愿者协助村庄开展疫情防控及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达到了较好的协同治理效果。

(三)协助各地县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传播和筹款 

全省各地区县扎根城乡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机构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猛,但机构的规范化运营、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传播与筹资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基于此,机构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和作为省级机构的资源优势,为全省各地县域初创机构提供传播与筹款的培训与督导支持,协助他们链接政府及社会资源,从而保障社工服务基层社区的运作经费。如机构协助昭通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申请到中国扶贫基金会50万元的项目资助,用于支持其机构社工驻扎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鲁甸卯家湾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工作。如机构协助昭通彝良禾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争取到福建兴业基金会每年近30万元的资金,支持该机构在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社区和县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专业服务,项目成效取得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形成了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三、发挥省级机构优势,协助各地开展社工人才培训与督导工作

培训方面,机构在上级党委和有关政府部门指导下,通过承接各级民政部门和基金会的培训项目,年度内共计为各级民政干部、城乡社区居/村委会干部、社工从业人员、高校专业社工学生等开展培训超过30场次,培训总人数近3000人。培训课程内容包括社工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社工机构项目与财务管理、三社联动与城乡社区治理、困境儿童家庭保护与接入、社工考前培训等。

专业督导方面,机构组建了以高校社工教师及社会工作机构资深社工为主的超过20人的专业社工督导团队。年度内共计为全省各地社工机构近100名专业社工提供了累积超过2000个小时的督导服务,为推动云南不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提升在地社工参与基层社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综合能力贡献了省级机构的专业价值。

四、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源筹集困难。机构从2014年开始就在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开展社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脱贫攻坚战略顺利完成,进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基层社区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情况和新问题,急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机构急需扎根当地开展工作。但由于财政财政资金有限,疫情影响导致资金筹集困难,导致机构在该方面的工作显得较为乏力,专业优势无法较好持续发挥。

(二)在城乡社区服务与治理模式研发方面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机构虽然从2006年开始就扎根在昆明市五华区、西山区等地开展城乡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研发工作,但由于缺乏较为专业的研发工作团队持续跟进,导致机构在该方面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能够持续进行筹款的工作品牌。如机构从2018年开始就介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的实践,但缺乏进行过程的研究与总结,相对应的可复制的经验还在摸索过程中,还没有有效转化为相应的培训课程,可推广的模式还尚未成型。

(三)机构可持续筹资困难,人员流动性大,机构发展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机构作为法人治理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要确保机构的可持续运转,就需要不断有资金的收入来源作为保障。但云南各地财政投入有限,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缺乏,导致机构筹资困难,人员流动性大,无法吸引并留住优秀社工人次。尤其是疫情发生后,整体经济形势下滑,机构更加陷入筹资困难处境,机构随时会面临难以运转的局面。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都提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畅通社会工作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等,可见中央对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因机构发展困难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急需找到办法进行突破。

五、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建规范化及示范工作取得新成效。严格按照党建示范单位创建要求,确保年度内完成达标示范创建工作目标。在专题学习和服务联系群众方面形成党建创新品牌,推动云岭先锋使用的常态化,要求每位党员在学习强国积分方面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500分及以上。

(二)加强机构组织治理制度完善取得新突破。定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抽查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在机构信息公开、财务风险、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在此方面开展自检自查和相关培训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4次,并常态化邀请财务专家对机构财务及法务风险进行内控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完善。

(三)聚焦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新实效。机构继续扎根怒江泸水、兰坪、及边疆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后的原贫困人群及家庭,协助在“三留守”人员照顾服务、生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研发有效服务项目,并加大宣传与筹款力度,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及专业服务开展。

(四)以“五社联动”为抓手,深入探索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地化的专业服务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机构将选取一个区县、一个少数民族乡镇、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从县域到基层村/社区的社工协同城乡社区治理模式的专业实践研发,并在研发基础上转化成为培训课程,透过协助全省推进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全覆盖的培训、督导及通过线上线下分享等方式,使机构所研发和积累的经验能够得到更多推广与复制,在更大层面上形成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的合力。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202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