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XIN益佰项目-边疆儿童成长计划-项目汇报202403

尊敬的爱心商家及捐赠人: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XIN益佰项目-边疆儿童成长计划”,自2022年11月8日上线,截止2024年2月26日,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共收到3023.31万笔爱心捐赠,共计善款1,846,063.68元。本期项目执行周期为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截至2024年2月26日,项目支出金额为1,839,661.63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顺利开展,在此向爱心商家及捐赠人汇报,并向社会发布,感谢您们的爱心善举,致谢所有的爱心商家及捐赠人,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的人!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XIN益佰项目-

边疆儿童成长计划”项目组

 

 

broken image

 

一、 项目综述

边疆儿童成长计划以留守及流动儿童聚居的社区为区域,组建由返乡青年社工、乡村骨干、志愿者组成的儿童工作团队,扎根社区,通过搭建学校-社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儿童保护与支持体系,发现和识别困境儿童,透过社区儿童中心+困境儿童家庭陪伴等不同介入策略,回应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等多元需求。本项目2018年8月起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募捐,本期项目为第2期项目,自2022年11月8日上线,截止2024年2月26日,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共收到3023.31万笔爱心捐赠,共计善款1,846,063.68元。本期项目执行周期为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截至2024年2月26日,项目支出金额为1,839,661.63元。

本项目在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大理州、楚雄州、怒江州、文山州、红河州、临沧市、西双版纳州10个州市13个区/县落地执行,服务覆盖44个村庄/社区,建立31个儿童活动中心,并配备工作人员维持活动中心开放,每个活动中心每月至少开放6天及以上,共开放了1912天/次,受益儿童35055人次;结合各社区/村庄儿童需求,针对性开展儿童主题小组、工作坊、社区活动、假日营期等各类活动共809节次,受益19487人次;开展困境儿童筛查和探访,建立了1271份儿童档案,并为其中210名困境儿童每人发放了1000元紧急援助金,为650名困境儿童提供生存生活教育包,为311名儿童个案提供572次个案陪伴和跟进服务;开展儿童工作者能力建设工作坊两期,受益儿童工作者超35人。

二、 项目活动评估

(一)项目概览

本项目受益方为云南省10个州市13个区/县的留守及流动儿童(云南省下辖有16个地级行政区,129个区县),约5000名留守流动儿童,总服务人次超过5万人次。

项目合作方为13个县区的在地社工人才队伍,以在地社工为支撑,立足社区开展直接服务,通过项目实施,云南连心与区县项目工作站儿童工作者及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愈加紧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当地民政、街道/乡镇、学校、村委会、居委会、村民骨干及大学生志愿者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当地合作部门/单位对各站点开展服务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社区/学校/家庭/志愿者等为提供项目落实的有关支持,如场地、人力、时间以及为孩子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保护。多方携手推进边疆儿童成长计划,共同构建困境儿童服务体系。

(二)项目目标及达成情况

broken image

(三)利益相关方评价与反馈

本项目的受益对象是云南省13个区县约5000名的留守和流动儿童,项目在执行地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并依托儿童活动中心针对儿童的需求开展社区工作、小组活动和困境儿童个案救助与陪伴工作。为了了解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评价与反馈,我们随机选取了244名儿童、163位家长以及71名合作方(如当地街道民政、村委会/居委会、学校负责人、驻村工作队等)对项目的服务成效和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各项目工作点的总结梳理,边疆儿童成长计划项目对服务对象带来的成效如下:

1.受益对象的评价与反馈

(1)活动中心的运营和日常服务,为乡村儿童打造了安全、友好、包容的公共空间,是儿童另外一个温暖的家。

项目在实施执行地社区或学校建立了31个儿童活动中心,为各个活动中心配备了图书、益智玩具、体育用品、桌椅等日常活动物资,每个中心每月向儿童开放6天以上,为儿童提供图书借阅、益智玩具、文体活动、课业辅导,满足了儿童基本照顾的需求。活动中心成为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最喜欢去的地方,成为了孩子们另一个温暖的家。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社区和易地搬迁社区活动中心经常挤满了儿童,周末的清晨很多孩子围在中心门口等着开门,中心座无虚席,营期活动、周末活动等报名人数往往超过预期参与人数。

如图1数据所示,当儿童被问到愿意经常来活动中心参与服务活动的原因时,超过73%的儿童都认同来中心可以认识很多同龄人,课后作业有人帮忙辅导,可以看图书、玩玩具、玩游戏、学乐器,可以参加丰富多样的兴趣小组、节日庆典、营期等活动,其中儿童活动中心“可以看图书、玩玩具、玩游戏、学乐器等”的儿童占比达87%。

图1.儿童对儿童活动中心功能的评价和反馈

图1.儿童对儿童活动中心功能的评价和反馈

如图2数据所示,超过69%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愿意经常去儿童活动中心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孩子能够认识很多同龄人,课后作业有人帮忙辅导,可以看图书、玩玩具、玩游戏、学乐器,可以参加丰富多样的兴趣小组、节日庆典、营期等活动”。

broken image

图2.家长对儿童活动中心功能的评价和反馈

孩子们在服务问卷反馈开放题中写到:“喜欢来儿童之家”、“我希望社工站一直都能在,在那里帮助我们农村的孩子见识到了好多好多我们了解不到的东西,谢谢老师们辛苦了”、“我希望社工站一直开着”、“我希望社工站能一直持续下去”、“社工站的人永远不要走陪着我们”、“希望老师和哥哥姐姐们能一直留在这”、“我希望你们能一直陪伴着我,我知道有你们在,我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家长也写到:“儿童活动中心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运营”、“社工对我们村的少年儿童支持很多,开办周末儿童活动中心,安装安全护栏,元旦节还为少年儿童办晚会迎接2024年,非常感谢了!”、“谢谢你们在家庭之外给孩子另外一个家”。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儿童在照顾、人际交往、参与、习惯培养等方面的需求。

项目依托儿童活动中心,辨别所在社区儿童的需求和特点,然后结合儿童发展的需要或当下儿童特别的需要,组织了较为聚焦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假日营期等809节次,内容包括兴趣发展、生存技能、沟通技巧、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职业探索、乡土教育等,以社工课堂、集体生日会、传统节日庆典、户外活动、主题小组、营期活动等形式开展,满足了儿童在提升生存生活技巧、人际交往、心理及情感陪伴、学业辅导、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社区参与和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并在参与中提升儿童自信心。

如图3数据所示,在过去一年的儿童社工站服务活动中超73%的儿童交到了新朋友,兴趣爱好变广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超过68%的儿童安全意识、应急知识和生活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超过55%的儿童认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社工站的服务活动了解了许多关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儿童在调查问卷中写到:“谢谢社工跟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带着我们一起开展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让我掌握了一些知识跟技能,很开心;你们教会了我很多技能,我希望你们可以在多给我们分享一些技能,让我更独立”。

broken image

图3.儿童对参与社工站服务活动收获反馈与评价

如图4数据所示,超过77%的儿童反馈参加社工站服务活动后自己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比以前更爱说话了,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了,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从参与社工站服务活动中自己旷课和逃学的次数也变少的儿童占比36%;此外,有41%的儿童提到自己过去很迷茫,甚至有辍学想法,但参加了社工站服务活动后,想读好书并对未来充满自信。

broken image

图4.儿童对参加社工站服务活动后的自我反馈与评价

家长同样看到了儿童在参与服务活动后的收获和积极变化。76%的家长认为,儿童安全意识、应急知识和生活动手能力得到提升;73%认为儿童交到了新朋友;72%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71%认为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儿童通过参加服务,在情绪管理、应急知识、安全知识、兴趣爱好发展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如图5所示)。

broken image

图5.家长对参加社工儿童收获的反馈

如图6所示,83%的家长提到了孩子比以前更能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超过72%的家长提到孩子比以前更爱说话了,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中也有家长提到孩子旷课和逃学次数变少,学习变得积极对未来充满信心,这部分家长占比26%-33%。家长在调查问卷中写到:“谢谢你们长期以来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我明显的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我希望孩子可以多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多学点东西”。

broken image

图6.家长对儿童参加社工站服务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3)困境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协助其渡过难关,通过个案跟进,提升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应对困境的能力。

各站点社工通过儿童活动中心、社区走访、家庭探访等方式为所能接触到的儿童建立一人一档案,进行需求统计和分类,从中筛选出210名需要经济援助的困境儿童并提供每人1000元的紧急援助金,协助其渡过难关。通过评估对311名需要长期心理支持、情感陪伴、养成良好行为的儿童,包括民政/司法机关/社区/学校转介的儿童个案,进行一对一定期跟进和辅导,协助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此外,为困境儿童配置了生存生活教育包,配备基本的学习用品、生活洗漱用品、外伤医用药品、公众应急知识手册等物资,并配以生存生活教育活动和指导,以提升困境儿童的生存技能、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应对危机状况的应对能力。

孩子们在调查问卷中写到:“我对社工很满意,希望哥哥姐姐们有更多的时间陪我”、“我希望你们能一直陪伴着我,有你们在我不会感到孤单”、“谢谢你们耐心听我倾听,你们是我可以信任的人,我觉得很安心”、“你们给我的鼓励和支持对我我很重要”、“我希望你们能一直陪伴着我,我知道有你们在,我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你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和重要”、“你们给了我很多笑容和鼓励,让我忘记了痛苦和困难我真的很感谢你们”、“有你们的关爱和陪伴,真好!”。

broken image

图7.儿童对社工、志愿者的提供关爱支持的反馈与评价

调查发现,儿童非常认同社工、志愿者的陪伴使自己感觉到被关爱和支持的占70%,另外24%的儿童持比较认同的态度(如图7所示);如图8所示,家长非常认同家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向社工、志愿者求助并获得帮助的占67%,另外26%的家人对此比较认同。

家长在调查问卷中写到:“特别感谢社工站里所有的老师们,你们对孩子不遗余力的陪伴和付出,让我们在外奔波的父母多了一份安心,让留守的孩子们多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地方,让长时间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孩子们多了一份乐趣………”、“社工、志愿者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老人自己带孩子在家,得到社工的很多帮助、感谢你们为孩子提供陪伴”、“感谢社工在我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的时候,帮我们教育孩子,陪伴孩子”。

broken image

图8.家长对社工、志愿者的提供关爱支持的反馈与评价

(4)培育儿童志愿者骨干和自组织,促进儿童参与服务策划、讨论和执行,让儿童获得社区参与的意识、能力和自信心。

项目社工在儿童活动中心运营和主题小组活动开展中还善于建立社区和儿童志愿者团队,发挥他们参与管理的优势,弥补社工人力薄弱的困难。以绿春工作站为例,在运作流动儿童服务点时,通过发动社区的成人和儿童志愿者骨干参与流动活动服务。项目工作站发现一个自然村里有闲置的活动空间,就鼓励小组分享空间,建设成为儿童活动点。在管理方式上,工作团队吸引了10个积极的孩子,就鼓励她们成为自组织,在周末负责开放运营儿童中心。

绿春县格波村志愿者小骨干丹丹说:“以前村里没有活动中心的时候,我整天都在家里面,也不喜欢出去玩,也不爱跟别人说话,也不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总是害羞,自从加入了活动中心我变得自信、勇敢了,比如我带着村里的儿童跳舞,带他们玩游戏,带他们上课,也大大方方的喜欢跟村里的妇女讲故事、聊未来,也跟村里的儿童讲故事,作息时间也规律了,每天早睡早起,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洗碗、打扫卫生,还跟着我妈妈一起去干活。每次来活动中心的小朋友都会叫我陈老师一开始我还害羞,但是现在我一点都不觉得害羞了而是大大方方的回答他们,我来活动中心差不多快要一年了,我带6个小组成员,每到周末我们很细心的照顾村里的儿童,一起完成活动中心的任务,每一次组员做的不好,我都会反复的教他们,给他们开会,感觉这一刻我觉得我变了,长大了、懂事了。以前害羞、不自信、不勇敢的我现在变得勇敢、懂事、自信,我带领过村里的儿童参加各种晚会,比如元旦文艺汇演,我带着他们上台跳舞的时候我感觉我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在儿童志愿者培养方面,曲靖麒麟区儿童活动中心的“小管家”训练营尤其突出,通过“小管家”训练营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提高对中心的责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通过活动中心的小管家带动和服务更多小朋友。

“小管家”们在活动后反馈说到:“在这里我变得更加自信”、“很有成就感”,“我要当志愿者,教小朋友们做手工”、“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入户走访”等,社工观察到刚开始小管家们站在前面会很紧张,慢慢的经过锻炼,儿童小管家的成员从最开始的紧张、胆怯到后面能够更加自信、从容的教小朋友做手工,绘画,变得很享受这个过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问及未来是否愿意作为活动中心的小骨干,73%的孩子表示非常愿意,25%表示需要看情况(比如作业完成程度、活动中心离家近不近等)。

broken image

图9.孩子对作为活动中心的志愿者或骨干的意愿

综上所述,项目在“活动中心的运营和日常服务,为乡村儿童打造了安全、友好、包容的公共空间,是儿童另外一个温暖的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儿童在照顾、人际交往、参与、习惯培养等方面的需求”、“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协助其渡过难关”、“培育儿童志愿者骨干和自组织,促进儿童参与服务策划、讨论和执行,让儿童获得社区参与的意识、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项目主要受益人儿童及其家庭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2. 项目执行地及当地相关方的评价与反馈

为了解相关方对项目的评价,我们随机抽取71名合作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当地街道民政、村委会/居委会、学校负责人、驻村工作队等。相关方对项目的评价与反馈如下:

(1)对社工站的了解程度

对日常工作中,项目工作团队保持与合作方的沟通交流,通过简报、微信公众号、文字材料等方式,向合作方宣传社工站的服务,以获得合作方的理解和支持。从图10可见,合作方对社工站服务的了解程度较高,其中非常了解的占33.8%,了解54.93%。

broken image

图10.合作方对社工站服务的了解程度

(2)对服务与需求匹配程度的评价

基层工作者如社区、村委会干部、儿童主任等对一线服务需求较为了解,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合作方对于社工站服务与儿童服务需求的匹配程度,从图11的统计结果上看,91.55%的合作方认为社工站的服务与需求一致,能满足需求。

broken image

图11.合作方对社工站服务与需求匹配程度的评价

(3)对社工站服务开展与服务成效的评价

合作方对社工站服务开展与服务成效的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达到100%,其中90.14%表示非常满意,9.86%表示满意,可见合作方对项目的成效高度认可。

有合作方在问卷中反馈:“项目解决了很多儿童个案问题,感谢大家一同为祖国的花朵付出”“希望社工一直在校服务儿童,为学校儿童的成长做贡献”“多到我们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对我们社区及居民帮助很大”“社工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快乐”“对社区来说,补充了很多儿童服务的短板”“社工给社区工作人员减负”“能坚持这么多年,很棒”“很感谢你们的付出,也感谢这个项目”。

broken image

图12.对社工站服务开展与服务成效的满意度

(4)对社工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评价

从问卷统计结果上看,98.59%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工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居民亲切热情。他们表示对社工非常满意,日常工作中看到社工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热情服务,十分关爱困境人群,随时随地配合基层工作者一起入户走访慰问困境孩子,关心孩子的身体及生活方面。

broken image

图13.对社工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评价

(5)对社工站社会影响力的评价

在社会影响力评价方面,78.87%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21.13%表示满意,整体满意程度达到100%。

broken image

图14.对社工站社会影响力的评价

(6)对社工站及社工的期待

合作方对社工站及社工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希望服务可以持续,通过持续的项目,扎根乡村地区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满足一线的服务需求。如:你们的服务很好,希望有机会能继续参与服务;带更多的资源到村庄,服务更多人;继续开展服务,服务更多的孩子;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有专职的社工在村里服务;希望能够一直在村里开展服务;开展社区活动、希望项目活动持续开展、继续加油,为人民服务;丰富了儿童服务,很多好的创意,希望以后还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希望更多的像社工这样的人加入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三、

捐赠人参与及公开活动

通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后台推动送方式,发布活动预告邀请爱心商家参与、发布爱心商家TOP10、为爱心商家提供项目反馈情况等。根据爱心商家的需求,公募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爱心商家提供捐赠票据。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图片注解: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捐赠人服务内容,如开具发票、捐赠证书获取等

broken image

图注:公布并致谢捐赠金额TOP10商家

broken image

图注:公布并致谢捐赠次数TOP10爱心商家

四、

项目成果

(一)培养在地社会工作人才,为项目服务提供支撑

推动困境儿童服务项目,社区是基础,社会工作人才是支撑。自2018年起在社会福利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经过前期3-5年的探索,云南县域组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在困境儿童服务领域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当遇到错综复杂的儿童个案及结构性的社会问题时,社区和儿童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容易受挫或无力应对,凝聚团队的力量和共识。云南连心在项目中十分重视对在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并通过培训+督导的模式,持续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能力建设和陪伴支持,以提升儿童工作者开展服务的质量。

broken image

2023年7月团队能力建设工作坊

在培训方面,云南连心在项目期内组织了两期共计5天的“儿童工作者能力建设工作坊”,2023年7月6日和7日,邀请云南省内资深社会工作者协助“边疆儿童成长计划”项目执行人员从儿童、家庭、乡村/城镇、项目团队的角度共同去看项目的执行意义,从团队内部对现状和未来达成共识,凝聚团队力量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续航。提供项目档案与传播、儿童社会工作技能(包括什么是个案、个案工作过程、需求评估及服务方案制订、需求评估及服务方案制订的常见困难、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儿童活动中心服务设计工作坊介绍以及常见困难、儿童活动中心在乡村儿童服务中的功能定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及相应的儿童活动中心服务设计、儿童活动中心运营常见困难、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等);2023年9月25日-27日,邀请了巴别梦想家发起人璐瑶老师组织“陪伴的意义-实践共同体的理念和方法”工作坊,通过通过巴别梦想家的案例和故事,让项目执行人员理解孩子的变化和变化是如何发生的,通过《根与翅》 案例研读,理解实践共同体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重新思考陪伴的意义,获得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和动力。通过培训,提升项目执行人员在实务工作中的知识与技能,拓展视野,同时提升对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broken image

2023年9月团队焦点小组-项目经验梳理

broken image

2023年9月组织“陪伴的意义—实践共同体的理念和方法”工作坊

督导方面,云南连心选派了云南省内资深社会工作者张玲、杨榆宾、严云颢、胡燕、吴霞、杨琳、蓝正宏、兰树记的8人组成了督导小组,为当地项目团队每月提供支持性的督导:提升业务能力督导,协助解决儿童工作者在个案服务、小组活动、活动中心开放运营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督导,协助儿童工作者提升活动策划、执行进度、资源协调、成效评估等方面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服务经验提炼能力督导,协助儿童工作者梳理服务经验和特色亮点,参与研发边疆儿童服务体系。

broken image

一对一督导

(二)对边疆儿童的发展处境做分类布局,建立和运营儿童活动中心,为开展相应的分类服务设计奠定了基础

项目13个站点的儿童活动中心所分布的社区有四类,它们代表了云南边疆儿童群体生活环境和条件的特点和多元性。第一类是流动儿童,以昆明市五华区和楚雄州楚雄市的儿童活动中心为例,主要是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第二类是从偏远贫困山区搬迁到县城或大型城镇安置点的儿童,比如怒江州兰坪县、昭通市鲁甸县、楚雄武定县的儿童活动中心。第三类是相对贫困的农村社区,如曲靖市麒麟区和文山州丘比县的儿童活动中心,这些农村儿童一般都面对留守和儿童服务缺乏的处境。第四类是相对贫困的民族农村社区,比如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红河州绿春县、临沧市沧源县、楚雄州永仁县、大理州南涧县的儿童活动中心。

broken image

与乡村学校共建的儿童活动中心

broken image

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的孩子们

broken image

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的孩子们在写作业

(三)开发流动服务模式,将儿童活动中心服务下沉至偏远山区,接触更多需要服务的儿童,扩大服务覆盖面

项目依托13个站点覆盖了44个村庄/村组/社区,把服务点下沉到更多自然村和居民小组。由于云南以大山居多,乡村社区包括的自然村较多,自然村与社区的距离差异较大,为克服固定的儿童活动中心运营成本高、服务范围小、乡村儿童服务需求大等问题,一些站点将活动室搬到车上开到偏远的乡村,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 多元的兴趣娱乐活动、学业辅导、心理情感陪伴支持等服务。以永仁项目点为例,就延伸到7个自然村成立服务点,绿春社工站在戈奎乡流动服务模式,覆盖戈奎乡的不同村落;曲靖服务站借助乐乐箱“会飞的包包”将服务带给偏远的乡村儿童。

broken image

在活动中心玩益智玩具的孩子们

broken image

在活动中心学习公众应急知识的孩子们

broken image

依托站点开展外展服务“会飞的包包”

broken image

依托站点开展流动外展服务

broken image

儿童户外体育活动

(四)开展多元主题小组营期活动,培育儿童自组织,探索儿童自我管理模式,促进儿童参与和发展

(1)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儿童成长

项目站点通过辨识所在社区儿童的需要和特点,设计较为聚焦的干预策略。项目中比较有特色的儿童发展主题小组活动有“心理健康需求与服务”、“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建设”、“自我照顾的生活技能”、“儿童社会性别平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美育+群益的“音乐陪伴”、“儿童社区参与”,“儿童专注力小组”、“行为习惯养成互助小组”等活动。此外各站点在寒暑假都通过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来更有计划的活动策略,提高对儿童的非正规教育,协助儿童的健康成长。

broken image

“我的家乡”主题活动

broken image

儿童情绪管理小组成员在扮演表情调节法

broken image

“我的品格我做主”主题活动

broken image

儿童性教育主题活动

broken image

儿童预防手机沉迷主题活动

broken image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主题活动—傣纸工艺

broken image

儿童学习少数民族乐器

broken image

学校社工站“告别焦虑”小组活动

broken image

中秋赏月活动

broken image

“心怀美好,向光成长”夏令营

broken image

西双版纳勐海县“傣文化学习体验”夏令营

(2)培育儿童自组织,建立儿童志愿者团队

各站点的儿童活动中心善于建立社区和儿童志愿者团队,发挥他们参与管理的优势,弥补社工人力薄弱的困难。以绿春工作站为例,在运作流动儿童服务点时,通过发动社区的成人和儿童志愿者骨干组织流动活动服务,在活动中心的管理方式上,工作团队吸引了10个积极的孩子,就鼓励她们成为自组织,在周末负责开放运营儿童中心。在儿童志愿者培养方面,曲靖麒麟区儿童活动中心的“小管家”训练营尤其突出,通过“小管家”训练营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提高对中心的责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由小管家带动和服务更多小朋友。

broken image

绿春站点“青少年志愿者组织”在协商制定活动中心运营制度

broken image

儿童“小管家”成员在参加训练营

broken image

儿童骨干和社工商议周末主题活动-“爱上大厨,一起做饭”

broken image

儿童与社工议事决策活动中心微改造方案

(五)困境儿童救助与陪伴,回应儿童生活和心理等困境

针对学习及生活遭遇突发情况或面临危机的困境儿童,我们采用个案工作方法进行回应。首先,云南连心建立了一套困境儿童识别机制,使社会工作者能及时发现处于困境的儿童;其次,对于生活或学习有问题的儿童,如患病、贫困、家暴、失学等,社会工作者会协助其申请紧急援助金,用于儿童及其家庭面临困境时的临时救助;再次,社会工作者及骨干、志愿者团队会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案陪伴,定期家访,协助儿童及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broken image

社工入户探访厌学儿童

broken image

社工入户探访留守儿童

broken image

社工入户探访事实孤儿

broken image

社工入户探访单亲困境儿童

(六)链接多方力量和资源,共同构建困境儿童保护体系

通过培育以乡镇社工站、村居干部、儿童主任、学校、老师和儿童照顾者为轴心的利益相关方,并联动基层政府、群团组织和社区共建保护机制,如高危个案联席会议、儿童工作者个案管理培训等,培育多重利益相关方,共建留守儿童安全保护机制。

broken image

与司法、民政、学校开个案会商会议

broken image

与民政探讨县留守儿童服务方案

broken image

与乡镇社工站联动服务乡村儿童

broken image

与残联共同走访困境儿童

broken image

与司法局、检察院共同走访个案

broken image

与民政共同开展“关爱儿童”中秋节活动

broken image

与县人社局、妇联、民政、中和镇政府、中和中心小学共同组织冬令营活动